发电机组资讯信息:
电力测试仪器资讯:住建部、环保部等部委罕有晒出了全国城市黑臭水体的名单,用市民的嗅觉、视觉来评判城市水体污染。这一狠招目的明确:用信息公开战来倒逼地方期限治污。1861条黑臭水体。2016年2月18日,一份全国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清单公之于众,绝缘电阻测试仪包含名称、位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等。有住建部官员直言:这不是全部,更多黑臭段曝光有赖公众监督。这是国度第一次试图摸清黑臭水体的家底。“这次的亮点主要是行政手段立异%26mdash%26mdash列出时间表,要求地方上报水体名称和责任单位。
然后公开。”清华大年夜学深圳研究生院能源与环境学部教授张锡辉对南边周末记者表示。颜色分成“还行”“有点黑”“太黑了”,气味分成“还行”“有点臭”“太臭了”。无需专业检测,只要在微信公号上点选几下,你就能举报身边的黑臭水体。一个月畴昔,入库的黑臭水体又增加了15条。此番治理黑臭水体,住建部、环保部等部委在下一盘很大年夜的棋。起手下在哪,几经考虑,牵头的部委选择:晒出清单。城市黑臭水体的新一轮整治风暴,污染与否就以市民的直不雅感受为准。“黑臭水体”成政策用语
“什么大年夜江大年夜河、三类五类,老苍生也搞不明白,你们先把房前屋后的黑臭水给弄一弄。”
据住建系统人士回忆,当下轰轰烈烈的治理黑臭水体全民战争,可能始于一位中央领导的口头指示。彼时,标志着国度打响水污染防治战役的“水十条”尚在酝酿之中。“那时环保部门有个思虑:抓两头、出中间。
好的水体要保住,逐步扩大年夜最差的水体要消弭,逐步缩小。十三五期间肯定要在最差的水上下功夫,不然水环境质量改善很难说得通。”一位住建部官员告诉南边周末记者。问题在于,如何辨别最差的水体?“原来说劣五类水,太专业,老苍生参与不进来。最差的水体总有颜色、气味、能见度问题,能很明显地表露出来,所以我们就将%26lsquo黑臭%26rsquo这种约定俗成的、群众口语化的说法变成了政策语言。”
2015年4月,“水十条”出台,消弭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公然成为一项主要指标,而且时间异常紧迫: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须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体获得消弭。而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更提早到2017年底以前完成。“水十条”同时划定,这项工作由住建部牵头,环保部、水利部、农业部等参与。住建系统感觉接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水十条”以前,河道污染由水利系统负责治理,环保系统负责监督。然而,流入河道的污水来自岸上,建设部门常常强调岸上的污水措置厂和排水管网,但终究有多少污水“拦截失败”却不在它的职责范围。“我们一开始也不想担这个责任,但别的部门下不了地、挖不了土,一寸管子也弄不了。大年夜家会商时有个建议,还是建设部门牵头比较顺。”上述住建部官员说。地方抵触情绪更大年夜。江苏某市市政和园林局一名官员对南边周末记者说:“我们原来不下水的,弄点管子、建点厂不得了了。此刻被%26lsquo拉下水%26rsquo。”
当下,官方环保思路由原来的强调污染物总量控制,改变为重视环境质量改善。建设系统“下水”也与此有关。住建部开始在系统内进行大年夜动员。在2015年11月举行的黑臭水体整治培训班上,住建部城市建设司巡查员张悦要求地方“学员”们改变不雅念:“黑臭水体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
我们为何要建污水措置厂和排水管网,还不是为了污水不进河道,改善水的质量?”
地方瞒报
接下任务后,住建部门有点茫然:既不知道黑臭水体如何定义,也不知道黑臭水体分布在哪里,全国有多少。作为约定俗成的感官表征,“黑臭”易于公众理解,但难以和现有的水环境标准跟尾。相当部分城市水体,即使不黑不臭,也达不到五类水质标准。住建部曾建议环保部对现有标准做些延长,比如在劣五类后增加若干档次,未果。两部委邀请专家研讨了近3个月,最后构成一套包含4项指标的测定方法。据参与标准制定的清华大年夜学环境学院教授胡洪营介绍,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溶解氧:当污染物超量排放时,水体溶解氧不够,有机物厌氧分解生成有臭味的物质,造成水体黑臭。为了摸清家底,2015年8月,中央令下,地方开始根据这套测定方法排查城市建成区内的黑臭水体。两部委还要求。
对于可能存在争议、预评估结果为无黑臭的城市水体,须对周边居民开展调查。调查问卷有效数量不少于100份,如超过六成认为有“黑”或“臭”的问题,就应该认定为黑臭水体。“我们是真心实意地想让群众参与进来。就像雾霾,老苍生能感受到,但说清楚多严重需要专业部门的检测数据。辨别一条河是不是黑臭,群众有这个能力。”上述住建部官员表示。然而,这番“苦心”依然不能包管揪出城市建成区的每一段黑臭水体。第一轮摸底排查截至2015年底,各地共上报1861条黑臭水体,广东省以242个居首。2016年两会期间,广东环保厅长鲁修禄在接受南边报业联合采访时为此抱屈:“广东比较忠实,报的数字排全国第一”。实际上,不少地方呈现漏报、瞒报等情况。上述住建部官员对南边周末记者分析:“一旦报上来了,能不能按时完成整治,地方也会有考量。”
2016年1月。
一封写给住建部领导的信中反映:“整体看,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漏报、瞒报现象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一是缺少激励机制,报了没益处二是考核监督没抓手,不报难查处。”
晒出“靶子”
为了倒逼地方如实上报数据,中央深思要充分“发动群众”,打一场全民战争。第一步,晒出地方上报的黑臭水体清单。295座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排查,其中75座上报称没有发现黑臭水体。“我们也不可能一座一座城市满街转,只能相信地方政府的组织系统。可是真的没有吗?我们发动群众去监督。”上述住建部官员说。2016年2月,清单在住建部和环保部合办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上公示,1861条黑臭水体的具体信息一览无余。与之共同,两部委推出“城市水环境公众参与”公众号。公众可经由过程手机微信,上报身边10米范围内的黑臭水体。“太臭了”!小千忍不住要手动举报啦。
图片来源:城市水环境公众参与平台。自2月18日公众号发布,截至3月20日,住建和环保部门受理了
欢迎访问发电机组网址:www.fdjzu.com。
|